无障碍
头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访谈>第一期

海淀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志平做客网站在线访谈

2017-09-14

海淀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志平做客网站在线访谈

访谈嘉宾:海淀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志平

访谈时间:

访谈摘要: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抓好“两贯彻一落实”,加强区纪委区监委与广大党员干部的交流互动,不断提升区属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意识,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海淀区纪委...

访谈图片

    在线访谈图片-1.jpg
    在线访谈图片-2.jpg

文字直播

  主持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海淀纪检监察网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海淀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志平在线访谈来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与您就海淀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话题进行在线交流。

  欢迎您刘书记,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刘志平:谢谢,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今年3月28日,海淀区监察委员会成立,同时也是全市成立的第一家区级监察委员会。作为区监察委副主任,请介绍一下海淀区监察委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刘志平:我首先介绍一下海淀区监察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为解决监督范围过窄、工作力量分散、定位不清等问题,党中央决定,探索实施监察体制改革,在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的同时,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监察委员会的产生程序、职责权限、适用法规等重要事项。依据《方案》和《决定》,今年1月20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选举成立了北京市监察委员会。1月21日,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成立暨区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会议对区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出要求。海淀区立即行动起来,迅速组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在市纪委和区委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在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下,3月27-28日,海淀区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28日上午,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肖韵竹同志当选为海淀区首任监察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成为北京市首位当选的区级监察委员会主任。3月28日下午,经肖韵竹同志提请,区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选举任命刘志平、张磊、李传峰为副主任,陈璐、付海涛、樊中恒为区监察委委员,标志着海淀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海淀区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海淀区监察委的成立,建立了海淀区委统一领导下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实现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通过改革,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解决监督范围过窄、工作力量分散、定位不清等问题,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通过改革,实现既“用纪律管全党”又“用法律管全体”,进一步严密了监督体系。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整合反腐败工作力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主持人:区纪委、区监委“合署办公”的说法大家都比较熟悉。合署办公后有什么优势,请您阐述一下?
  刘志平:合署办公的目的是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区监察委员会实质上是反腐败机构,监察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成立区监察委员会,作为监督执法机关与区纪委合署办公,构建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了对海淀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种举措有利于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扩大监察范围,整合监察力量,健全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公职人员的监察体系;对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是最重要的标本兼治。
  主持人:区监察委成立至今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和实施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刘志平:区监察委成立至今,不断强化监督执纪,全面履行监委会职能职责。一是摸清底数强基础。为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区纪委、区监委从基础工作做起,全面摸清监察全覆盖人员的数量,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二是雷厉风行强监督。坚持向核心看齐,把“两贯彻一落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促进市委决策部署在海淀落地生根。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把“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作为监督重点,履行好监督职责。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全区党员干部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带头遵规守纪的通知》,提出“六不准”、“三必须”纪律规定,明确提出对失职失责、推诿扯皮导致延误工作进程、未能完成任务的严肃问责。全区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做出并践行“带头遵规守纪、主动参与支持配合”的书面承诺。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攻克了不少难啃的硬骨头,解决了不少多年的顽疾痼症。区纪委区监委主动作为、靠前履职,通过健全监督体系,采取明察暗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下发监察建议等监督措施,有力促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把深入推进“两个专项治理”作为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抓手,梳理一批问题线索,已查实处分27人。围绕对口支援和精准救助、街道社区人员专项经费、农村“三资”管理使用等领域进行“微腐败”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发现一批问题,正在逐件核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始终作为监督重点,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露头就打,严肃查处了区军休办学院路休养所所长赵某公车私用等15起顶风违纪案件,对结案案件全部予以曝光。这些工作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高举问责利器,以有力的问责倒逼干部担当,今年以来通过问责处理处分14人,当好维护政治生态的“护林员”三是标本兼治抓纪律。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违纪必究、执纪必严”,保持执纪审查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工作居于前列。突出执纪审查工作的政治性,继续把“三类人”“五类事”作为执纪重点。查处了海淀区地税局第二税务所窝案、苏家坨镇南安河村不可移动文物南安河253号院被拆除案、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破坏生态环境案等一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过查处、曝光在全区形成震慑。认真、扎实做好纪律教育工作,切实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受到严格的纪律教育。编发《“学思践悟”专栏文章汇编》、《讲述身边的好规矩优秀作品集》,纳入区委党校干部培训班教学。大力开展警示教育,运用典型案例编制警示教育教材,制作“正风肃纪”警示教育光盘,充分发挥海淀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作用。改版升级区纪委官网,建设“廉洁海淀”微信公众号,建成圆明园廉政文化基地,廉洁文化建设蓬勃开展,全区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廉荣腐耻”、“崇廉拒腐”的政治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廉洁海淀建设逐步深化。
  区监察委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完善协调机制,国际追逃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监督监察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推动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为例,区监委成立后强化职责履行,加强协调统筹和案件督办,截至目前已从美国成功劝返两名外逃人员,其中一名为外逃八年的“百名红通”人员,这也是北京市、区监委成立以来首次从西方国家成功劝返的“红通”外逃人员,这项“新成果”得到了中纪委主要领导、市纪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第二,坚持深化“三转”,执纪能力达到新高度。区监委成立后,两委人员高度融合,“三转”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更加到位,职责履行清晰规范,任务落实坚决有力。特别是原检察院转隶人员,迅速适应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和审查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及时转变观念,扭转“以办大要案论英雄”的惯性思维,坚持以纪律为尺子,强化纪律思维、使用纪言纪语,查办了四季青镇远大公司违规发放水票案件等一系列案件,纠正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彰显良好政治效果,得到了干部群众称赞。在清理原检察院积案的过程中,坚持求真务实,实行案件线索大起底、大排查,高效、稳妥、分类处置了原有案件线索,为全区反腐败工作达到新高度奠定了扎实基础。
  主持人:我们在《海淀报》、《廉洁海淀》公众号等平台都看到了《2017北京海淀区纪委区监委机关、派驻机构选调干部30名公告》通知,在区内也收到了很大关注。这是否是释放了区纪委区监委坚持从基层选人用人、不断优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信号呢?
  刘志平:此次区纪委区监委、派驻机构选调干部30名,要求选调的干部必须是中共党员,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勤奋敬业,作风优良;熟悉经济、金融、审计、财会、法律、组织人事等业务,或具有纪检监察、政法机关及其他党务、行政部门工作经历;具有2年以上公务员工作经历且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均为称职以上。区纪委区监委从基层选人用人是为了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严格选调干部标准条件,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选配到纪检监察队伍中,防止照顾性安排。下一步,区纪委区监委还将加强对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畅通巡察干部晋升、交流渠道,把纪检监察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对不适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要及时予以调整。聚焦忠诚干净担当,严明纪律,狠抓作风,在海淀区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干部队伍。
  主持人:区纪委、区监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什么?
  刘志平:我区监察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下一步任务仍然艰巨。区纪委将鼓足干劲、再接再厉,锐意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推动改革取得预期成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第一,履职尽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立足于区纪委区监委的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监督、监察专责机关作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有力有效地促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正确使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纪委监督、监委监察、派驻监督等多种监督手段,层层构筑纪律防线,坚守职责使命,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维护党员领导干部这片“森林”的整体健康,为全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夯实基础。第二,持续深化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市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明纪律,狠抓作风,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加强政治业务培训,尤其针对新规章新制度,开展全员培训;实现双向互相融合,原纪委的同志要学原检察院同志的专业性,原检察院同志要学原纪委同志的政治性,达到政治上和专业性上的统一。第三,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立足本区实际,梳理、规范、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工作程序,形成工作闭环,提高工作效率。重点研究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体制下,有效监督、纪法衔接、证据转换、依法留置等具体问题,为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海淀经验”。探索配套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相关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对监督、调查、处置等配套规定、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的研究力度。建立健全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相关工作的衔接配套机制,做到步调一致、协调有力,形成既有机衔接又相互制衡的体制机制。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刘书记来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和大家交流海淀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方面的种种思考和种种做法。当然也感谢网友们的关注。
  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刘志平:谢谢,再见。
友情链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北京市纪检监察网 海淀区法院 海淀区检察院